崇高的幻象攻略

崇高的幻象攻略

1、转自知乎大佬督军上尉。网址://。从生活经验上来说,有追求才能获得充实,才能认同自己。有“追寻之物”才知道自己是谁,自己从哪里来,自己该到哪里去。

2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欲望不明确的人活得迷茫,可以看到许多放弃了欲望的人因为不认同目前的生活方式而痛苦,反之也能看到许多活得充实的人,充满希望的人,似乎“得到”幸福的人。这里的欲望是精神分析意义上的,并非指生理上的肉体欲望,而是指和那个“追寻之物”有关的东西。用世俗的话来说,要“有追求”。

3、这追求的东西,可以是财富,可以是名望,甚至还可以是装逼打脸,是某种在其中又超乎其上的快乐。那些喷子和键盘斗士们在网络上奋战时沉浸在激情和快乐之中,无疑是活得充实的极佳例证。许多人会搞丢了自己的欲望,因此对当前生活表现出怀疑、抗拒、否定,然而更让他们苦恼的是,无法回答,无法言说“自己究竟想要什么”:如果生活不在此处,又究竟在何处。《春物》的大老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即在于此。

4、“真物”即是他虚构的答案,而雪之下雪乃的存在则是这份答案可能存在的征兆。虚构的答案最终消弭,不复存在,雪乃也从女神和“真物”的崇高位置跌落。

5、除了这种苦恼外,还有另一种,即无法言说“别人究竟想要我做什么”。前者和自身的欲望有关,后者则是找不到、难以负荷社会、大他者赋予个人的位置,属于“形与名”召唤失败。大老师对此采取的应对是完全无视,有意抗拒,故意酿成失败。

崇高的幻象攻略

1、他超乎其他人的意料,让人无法理解,而他本人更毫不在意别人是否理解,别人不理解才好。他刻意蹲在“形与名”以外的阴影里,鄙夷着“大家”“别人”“所有人”的观念,抗拒所有召唤。

2、所以,故事开始时大老师是个活得很自我很充实的人,享受着自虐的状况,用诡辩来声张、展示自身的完满——不需要改变,青春本就是谎言。第一项苦恼靠批判抗拒他人的“形与名”,伪造“真物”作为信仰来解决;第二项苦恼则被他当成了乐趣,当成了自己优越性的证据。而雪之下雪乃的出现对他乃是一个偶然的奇迹:1、雪乃就是本不可能存在的“真物”存在的证明,是他的征兆2、雪乃同样把被“他人”“大家”抗拒当做优越性的证明,实则她也在批判否定“形与名”。大老师自造这一套“形与名”及其创伤性的内核——过去被喜欢的漂亮女同学吸引却惨遭拒绝,都使他不可能不被雪乃吸引。

3、于是故事的矛盾运动就开始了。随着故事进展,直到13卷这个奇迹的两项理由都最终破灭:雪乃并不是大老师预想的“真物”;她令人神往的优越感也暴露为自卑和创伤的后果。雪乃亲口向大老师承认自己的劣弱,说我不是你追求的真物,你想要的东西应该在它处:「这种像赝品的关系是错误的。

4、和你追求的事物肯定不一样而在这个过程中,因为和雪乃的种种曲折,大老师也不再自认为完美,既放弃了“真物”的信仰,也放弃了优越感,放弃了对“他人”“大家”强迫症式的抗拒。他织构的这套“形与名”也已然走向了自我否定的破灭阶段。所以,他还需要雪乃吗。

5、他为什么还需要雪乃。——答案呼之欲出,需要他直面。

  • 声明:本文由启航宁谷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